第93章 在靈堂幹出這樣的荒唐事
江家的老夫人上了年紀,常有暈厥之症,府裡便長年養著府醫照料她的身子,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場。
府醫先是餵了晚餘一顆藥丸,幾針下去,人便悠悠醒轉過來,睜開了眼睛。
「醒了,醒了,阿彌陀佛,晚餘姑娘醒了……」胡盡忠驚喜地喊道。
祁讓立刻就要上前。
孫良言忙伸手攔住,對江連海道:「江大人,令千金醒了,您還不快過去瞧瞧。」
江連海會意,忙上前單膝跪在地上叫了聲「晚餘」,一臉關切道:「好孩子,你可嚇死為父了,現在可好些了?」
晚餘的視線越過他,直直對上祁讓投來的目光,布滿皿絲的眼裡是滿滿的恨意。
這一眼彷彿一把刀狠狠紮在祁讓心頭,他面上強自鎮定,心卻一陣刺痛。
他撫摸著臉側被晚餘抓撓出來的傷,心中暗自懊惱。
剛剛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,得知她喜歡的是徐清盞,他的情緒就一下子失了控,迫切地想要把她佔為己有。
彷彿這樣她就能完全地屬於自己了。
就不會再想著離開了。
就不會再惦記別的男人了。
他沒想傷害她,就是想讓她屬於他。
他貴為天子,想要得到一個女人的心,怎麼就這麼難呢?
晚餘在那一眼之後,就收回視線,默默閉上了眼睛。
這裡有這麼多令她恨之入骨的人,她一眼都不想多看。
江連海還在恬不知恥地扮演慈父的角色,憂心忡忡地問府醫:「三小姐的情況怎麼樣,有沒有什麼大礙?」
府醫說:「三小姐悲傷過度,氣皿逆行,眼下雖然醒了,但身體十分虛弱,需要服用湯藥卧床靜養,靈堂太冷,陰氣又重,實在不能再待下去了。」
「那就送她回去歇著。」祁讓插了一句,起身就要去抱她。
胡盡忠連忙擋在他前面,小聲道:「我的爺,這一回,隻能奴才替您代勞了。」
祁讓頓住腳步,眼睜睜地看著胡盡忠把晚餘從地上抱了起來。
江連海一身的冷汗,忙吩咐下人帶路,送三小姐去梅夫人的院子暫住。
祁讓也想跟過去,孫良言勸道:「後院是女眷的住所,外男不方便入內,大人出來多時,也該回去了。」
江連海也勸:「下官替小女多謝大人關懷,大人請先回府吧,有什麼事下官再讓人送信兒給大人。」
祁讓隻得止步,沉聲道:「既是靜養,就把你家亂七八糟的人看好了,不要讓她們過去打擾,晚餘姑娘是皇上的人,倘若有半點閃失,皇上怪罪下來,你們誰都吃罪不起。」
「是是是,下官明白,下官會讓人好好照看她的。」江連海連連點頭,送祖宗一樣把他從後門送了出去。
江晚棠從頭到尾都沒得到祁讓一個正眼,在他走後,默默撿起了被遺忘在地上的狐裘披風抱在懷裡,神色變幻,不知在想些什麼。
晚餘則被胡盡忠一路抱回阿娘生前居住的小院,放在了阿娘睡過的床上。
屋裡到處都是阿娘生活過的痕迹,被褥上還殘留著阿娘慣用的梅花香味的熏香。
悲傷再一次如潮水漫上心頭,她側身面向牆壁,哭得肩膀顫抖。
胡盡忠氣喘籲籲地站在床前,看著她即便悲痛欲絕,也透著寧死不屈的背影,暗自搖頭嘆息。
這姑娘真是太倔了,倔得超出了他的認知。
他在宮裡這些年,心性高,脾氣倔的嬪妃也見過不少,卻從沒見過一個像晚餘姑娘這樣,視帝王恩寵如糞土的。
皇上從前多冷靜的一個人,從來不在男女之事上費半點心神,而今為了她,都快魔怔了。
堂堂一國之君,差點在靈堂幹出那樣的荒唐事。
要不是晚餘姑娘及時昏厥,這事要如何收場?
以這姑娘倔強的性子,隻怕他前腳得到了人家的身子,後腳就能得到一具屍體。
後宮佳麗三千,天天晚上洗乾淨了盼著他臨幸,他偏就和一個鋪床丫頭耗上了。
想把人留住,又始終不得方法,回回搞得兩個人都遍體鱗傷。
這樣下去,什麼時候是個頭啊?
自己這個太監都快急死了。
晚餘哭了一會兒,先前給梅夫人守靈的兩個丫頭端著溫水和湯藥進來,奉了江連海的命令伺候她洗漱喝葯。
晚餘心力交瘁,躺在床上一動不動。
其中一個丫頭意有所指的勸她:「小姐縱然再傷心難過,也要顧好自個的身子,否則明日體力不支,沒法給夫人送葬,夫人就白死了。」
這丫頭叫落梅,和另一個丫頭尋梅,是她們母女住在外面時就貼身服侍的。
梅夫人給沈長安的信,就是落梅送去的。
她知道梅夫人是為何而死,因此才這樣勸晚餘。
晚餘聽了她的勸,慢慢轉過身,從床上坐了起來。
落梅說得對,成敗就在明天,她要儘可能地保存體力,才有可能逃出去。
倘若因為體力不支沒能逃脫,阿娘就白死了。
她洗了手和臉,喝了葯,又把江連海讓人送來的飯菜吃了大半,略坐了一會兒,便倒頭睡去。
原本她今晚是打算給阿娘守靈的,現在她已經放棄了這個想法,守不守靈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她能不能逃出去。
隻要她能逃出去,不守靈阿娘也不會怪她的。
她現在要做的,就是吃飽睡足,靜待時機。
因著祁讓臨走時的警告,江連海嚴令家裡所有人都不許去打擾晚餘。
四小姐江晚清因為對晚餘出言不遜,被大夫人打了二十戒尺,罰她去祠堂跪著思過。
二小姐江晚月嫁到外地回不來,五小姐江晚心被她姨娘拘在房裡不準出門,家裡的兩個公子負責在前院招待客人,從頭到尾沒有露面。
剩下一個大小姐江晚棠,也不願去自討沒趣,待在自己出嫁前的院子裡,親手清洗祁讓落下的那件狐裘披風,暗中盤算著她自己的事情。
晚餘沒時間傷感,讓落梅給她煮了一碗安神湯,安安生生地睡了一夜,次日一早,就披麻戴孝地跟隨送葬的隊伍往城東而去。
江家祖墳在城東玉泉山的山腰處。
玉泉山奇峰異石,山勢險峻,春夏秋三季,常有人入山遊玩,到了冬天,終日積雪不化,便成了人跡罕至之地。
今年的雪來得早,下得又猛,放眼望去,山上山下皆是白茫茫一片。
送葬的隊伍全都穿著白衣,戴著白帽,一進山,幾乎要和漫山遍野的積雪融為一體,倘若有人掉隊跌進雪窩裡都不會被發現。
山路濕滑難行,雖然江家提前來人清理過,大家仍走得十分艱難。
中途,擡棺的人不小心滑了一腳,差點連人帶棺材一起摔下去。
眾人都驚呼起來,隊伍一陣騷亂。
晚餘在徐清盞的人和兩個丫頭的掩護下,趁亂脫離了人群,匍匐在一塊巨石後面的雪窩裡靜靜等待。
等送葬的隊伍重新出發後,她便爬起來,借著山石的遮擋向山中逃去。
進山之前,她最後一次含淚看向遠處飄搖的白幡。
為了逃跑,她不能送阿娘最後一程了。
這輩子都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回來祭拜阿娘。
但她知道,阿娘會原諒她的。
隻要她能逃脫,阿娘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。
上山的路更為難行。
除了道路崎嶇陡峭,還有嶙峋的山石和覆蓋在冰雪之下的坑洞。
一不小心就會踩空跌進去摔得頭破皿流。
好在這些難不倒晚餘,因為這座山是她從前和沈長安徐清盞最常來的地方。
那時候,徐清盞還不滿十二歲,因為模樣生得好,被京城一個好男風的紈絝子擄進了後宅。
小小的少年不堪受辱,一刀捅死了那人,趁夜逃出去,打扮成乞丐躲避那家人的抓捕,剛好躲進她和阿娘居住的偏僻小巷。
那時的她也才十歲,因為父親不喜歡她,每每父親來找阿娘時,阿娘就給她幾個銅闆,叫她出去買零嘴吃。
那天,她買零嘴回來,在巷子裡碰到了翻垃圾的徐清盞,見他實在可憐,就把自己買的零嘴都給了他。
徐清盞一開始很警惕,架不住腹中飢餓,還是接受了她的好意。
隻是他很孤僻,像個沉默又狠戾的狼崽子,問他什麼也不說,隻拿那種兇狠的眼神看著她。
可她就是莫名的心疼他,想幫助他,後面的幾天,總是偷偷從家裡拿東西來給他吃。
徐清盞漸漸和她熟悉起來,看她的眼神也變得溫和,但依舊不肯說話,害得她以為他是個啞巴。
然而,幾天後,徐清盞的行蹤還是暴露了,被一群家丁堵在巷子裡拳打腳踢。
她從家裡拿了饅頭來找徐清盞,看到他被人打,就不顧一切地衝上去救他。
奈何她隻是個孩子,和那些家丁力量懸殊,眼看著徐清盞快要被打死,就趴在他身上死死抱住他,替他擋下那些緻命的拳腳。
後來,她和徐清盞都被打得奄奄一息,危急關頭,沈長安突然出現,打跑了那群家丁,把他們救了下來。
沈長安問了她家的住址,把她和徐清盞一起送回了家。
阿娘看到遍體鱗傷的她嚇了一跳,連聲問出了什麼事。
徐清盞直到那時才開口說話,說自己捅死了戶部尚書家的公子。
沈長安那時也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少年,縱然知道事態嚴重,卻絲毫沒有慌亂,為防止尚書府的人找到她家,當機立斷地雇了一輛馬車,拉著他們兩個出城逃進了玉泉山。